一段时间以来,“电子商务”成为了媒体炒作的热点。但是,仔细回顾一下,几乎所有的议论都停留在理念的探讨与思考上。由于资金、信用等问题暂时没有一套的合理的解决方案,目前能够正常运作的电子商务系统还很少。可是,就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粮食网上贸易洽谈会”传来喜讯,近500家粮贸企业参会,成交金额达到33.4亿元。这对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的“电子商务”,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粮贸会主办者,中国粮食贸易网的负责人钱中华先生。
记者:首先向您祝贺这次交易活动的圆满成功。请您谈一谈网络在粮食贸易过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钱中华:谢谢。粮贸会的成功与网络技术的应用是分不开的。我们把网络发挥的作用简单地概括为:“增加交易机会,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防范化解风险”。
记者:这次粮贸会同以往相似,还是在固定的会场里进行的,为什么?
钱中华:这次有本质上的不同。以前的交易会是“摊位制”,需要交易的企业要在上百家摊位前一个个地看。这次摊位只有一个,就是电脑。所有的交易信息都在网上,通过电脑可以极方便地查阅,检索。会场的作用主要是洽谈和宣传。今后,进一步完善粮食贸易系统后,大部分交易可以在网上直接进行。这就是我们在宣传中所说的“永不闭幕的粮食交易会”。
记者:阻碍“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的信用问题,在粮食交易中是如何解决的?
钱中华:我们根据广大粮贸企业的迫切要求,尤其针对风险问题,推出了若干重要措施。首先是网员的管理,我们有会员资信审查、法律咨询、违约投诉等配套服务。其次,我们在担保和储运上进行了成功的尝试。网络委托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和中国粮食贸易公司开展网上贸易的担保,委托中国最大的粮食储运企业——中国新良储运贸易公司开展全国联网的储运业务,受到粮贸企业的广泛欢迎。再者,针对经常出现纠纷的质量问题,我们委托国家粮油质量监督监测中心进行质量检验。
记者:粮食交易上网是否创造出以前没有的效益?
钱中华:有。我举其中一个例子。网络去年发布了很多粮食贸易方面的信息,位于吉林的一家会员企业,通过上网及时做出了反应,避免了可能遭受的数百万元的损失。
记者:像这样的会员全国有多少家?
钱中华:截止目前,会员企业有近千家。此次粮贸会上又有50家企业入了网。
记者: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中粮网”能发挥哪些作用呢?
钱中华:这次交易会的成功说明,网络这种形式已经为我国粮食贸易的顺价销售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广大粮贸企业的响应也非常热烈。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电子商务会成为今后的贸易主体。最传统的粮食贸易在电子化上能走到前面,也许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国务院确定1999年为政府上网年,对我们也是一个鼓舞。
记者:那么,在“中粮网”的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是否给予了一些扶持呢?
钱中华:当然。粮食贸易长期以来就是国家内贸的重点。国家内贸系统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十分重视,给予了一系列资金和政策方面的帮助。国家粮食储运系统在粮食流通中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他们的配合也很重要。此外,在建网过程中,电信部门也在各方面提供了很多方便。
记者:中国粮食贸易网系统对电信资费问题反应如何?
钱中华:主要是加入“中粮网”的网员有一些反应。我们的交易数据是实时更新的,要追踪最新的行情,就需要连续地察看网上的消息。因此,部分网员觉得通讯费用还是高了一些。我们希望电信部门在今年作资费调整时也要照顾到行业的特殊性。
记者:最后想请您谈谈中国粮食贸易网的发展前景如何?
钱中华:高科技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持续增长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实际上也是一家ICP,所服务的是特定的客户,即广大粮贸企业,这是我们生存的基础所在。在我国,人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是相当强的,发展潜力还很大。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与网络技术较发达的国家差距并不遥远,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